讯道机应用案例

多机位拍摄技术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与优势分析——以见字如面为例

多机位拍摄技术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与优势分析——以见字如面为例

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,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,小型、高质量摄像管的问世及录像机的实用化,使得电视设备的体积不断缩小,电视节目的拍摄手段逐渐趋于多样化

多机位拍摄概述

多机位拍摄,也称作EFP拍摄,需要用到两台或更多摄像机,从多个角度来拍摄演播室、主持人和表演者的画面。这种拍摄方式主要是为了挑选出最佳的视觉效果,全面展示现场。它能带来立体的视觉体验,增强电视节目的吸引力。在众多节目制作中,多机位拍摄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。

6个机位功能分工

3号机位肩负着正面捕捉舞台画面的重要职责,在众多机位中扮演着核心角色。4号和5号机位则对1号和3号机位的拍摄进行辅助,确保画面不遗漏任何细节,全方位呈现演播室的景象。同时,它们还要负责拍摄观众席。每个机位都有其明确的职责,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拍摄系统。

机位控制依据

演播室内部布置及舞台道具的安置,是决定拍摄视角的关键。以《见字如面》这样的节目为例,演员和主持人的位置经常变动,这导致调整摄像机位置变得尤为关键。导播需依据现场实际状况,对拍摄视角进行合理调整,以保证画面效果。

《见字如面》机位分布

《见字如面》节目拍摄选地多达六个。其中,2号设备是拍摄的主力,主要用来抓取舞台正面的镜头。4号和5号机位主要聚焦观众席,画面切换不多,常用静态镜头。1号和3号机位则主要负责从特定角度进行辅助拍摄。至于6号机位,它在特定场合中起到辅助拍摄的效果。

《见字如面》录制中的机位运用

节目通常从远处开拍,镜头首先锁定舞台正中央。4号或5号机位快速捕捉观众区域,随后调整至中等距离。拍摄中,4、5号机位对观众席的镜头不多,2号机位主要拍摄表演者。1、3号机位使用频率较低。6号机位采用长镜头,与2号机位切换较少,偶尔有所移动,展示舞台侧面及观众席侧面。

《见字如面》拍摄特点与效果

《见字如面》在拍摄时,很少使用舞台正面的45度长镜头,而是偏爱短镜头,并且会快速切换到二号机位,这样画面看起来非常稳定。在展示场景时,节目多从正面角度拍摄,镜头转换并不频繁,机位安排得当,角度保持一致,这种风格与文化节目的特性十分相符。四号和五号机位特意对准了舞台前方观众席,六号机位则负责其他区域的拍摄,确保画面不遗漏任何细节,完整呈现了舞台的每个角落。

大家对《见字如面》采用多角度拍摄的手法,是否觉得这样可以有效营造节目气氛?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。同时,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!

更多内容